金槐,亦藥亦茶,乃虛星之精華,健生之良方?!叭舻瞄L時飲,延年益壽法”。
創建于2017年的桂林原心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金槐茶、青梅汁、辣木汁等原生態飲品、代用茶等健康食品。該公司堅持綠色、生態、康養發展理念,與科研院校共同研發,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生產的金槐茶,湯色金黃清澈,滋味醇香如蘭,具有養陰、清熱、除濕、防癌、養顏、降“三高”等功效,乃中醫養生智慧之精華。
全州縣有“中國金槐之鄉”之美譽,所產金槐米富含蘆丁、硒、氨基酸、蛋白質等微量元素:蘆丁含量高達38-46%,居全國之首;每10克金槐茶硒含量達40微克以上,其抗氧化作用是維生素C、E的300-500倍;含有19種氨基酸,總含量是蘋果的66.9倍;蛋白質含量高達19.03%。該公司以全州縣百年以上的古槐樹槐米和3萬余畝基地有機種植的金槐槐米為原料,從采摘、殺青到炒制共60多道工序都極其講究,制造出風味獨特的代用茶,一上市就倍受消費者的青睞。
金槐茶有著其它茶類所沒有的保健養生功效,是中醫瑰寶,養生新貴。
公司地址:廣西全州縣城西工業園區內
聯系電話:18978305108蔣先生
全州承荊、楚之文運,兼瀟、湘之靈秀,境內山河縱橫,綿延巍峨的越城嶺山脈和海洋山脈在桂北形成一條奇特的地理通道,灌江、萬鄉河、湘江三江匯聚,穿境而過,江水注入洞庭湖匯入長江,人們把它形象地稱之為“湘桂走廊”。
金槐乃虛星之精華,健生之良方。金槐茶,湯色金黃,其香如蘭,沒有酒的濃郁,不似水的平淡,養陰、清熱、除濕,治未病,乃中醫養生智慧的精華所在,輕啜慢飲,清雅可口,似有微微清涼之意自心頭散遍全身,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槐樹,豆科植物,蝶形花科多年生落葉喬木?;睒涞幕ɡ俳洑⑶?蒸熟)干燥后稱槐米(槐花),富含蘆丁和黃堿素。全州金槐是從本地槐樹中經過數次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具有穗大、早結、豐產、含蘆丁高等優點,是全州的傳統特色資源。廣西全州出產的槐米經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廣西植物研究院、日本株式會社等及各大生物廠家的鑒定,全州金槐的蘆丁含量高達38~46%,居全國之首。
槐米具有降壓、消炎、解痙、降血脂、抑病毒等多種作用,臨床中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吐血、痔瘡等疾病,還是上等的黃色染料。近年來科技界又發現槐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槐米含有19種氨基酸,總含量高達4950毫克/100克。必需氨基酸與主要水果比,是蘋果的66.9倍,桔子的32.1倍,葡萄的48.1倍?;泵椎鞍踪|含量高達19.03%,,是常見保健珍品銀杏仁的2.2倍。
盛夏七月,正是金槐采摘的季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成就了全州“中國金槐之鄉”的美譽,走在鄉間小道上,千萬棵槐樹同時精彩綻放,那些噘起小嘴的花苞,潔白如雪的花骨朵,一朵朵,一串串,綴滿枝頭,在這美好的時光里吐露芬芳,漫山遍野都是槐花的味道。
在全州縣委提出“我是全州人,多為家鄉作貢獻”的號召下,東莞全州商會會長蔣愛明先生引進外資,回家鄉開辦了桂林原心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州德民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當地特色農業資源金槐,主產金槐茶,帶動600余名農戶種植金槐5萬多畝。
在金槐開花前的十天之內,正是金槐顆粒最飽滿的時候,工人這段時間要將位于大西江鎮山下的金槐種植基地內的金槐趕采摘完畢。一只只金槐細枝被折下來,放進竹筐里,然后被迅速送往位于開發區的加工廠。
公司引進美國、臺灣的先進技術和理念與當地的優質農副產品完美結合,在食品行業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開發并生產的產品有:金槐茶、青梅汁、辣木汁、山泉水等原生態產品;正在研發具有當地特色的:金槐飲料、銀杏、羅漢果、香水檸檬等飲料;今后將就地取材,致力研制、打造、生產、加工更多具有全州特色的原生態食品、飲料及農副產品。
金槐茶的加工工藝世代傳承,金槐花蕾連枝干被放進蒸籠里,通過鍋爐的水蒸氣蒸熟,經過殺青后被烘干,經過挑選,保證顆粒均勻,再清洗,再烘干,呈現出金色的米粒狀,俗稱“金槐”。以金槐制茶,又稱黃金茶,名家藥典均有記載。金槐茶中所含營養成分有:氨基酸、黃酮、硒、蘆丁。每10克金槐茶含40微克以上硒、38-46毫克蘆丁,抗氧化作用是VC、VE的300到500倍。
生產基地按照“產品有標準、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規程、 過程有記錄、逆向可追蹤、產品可召回”的要求,深入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大力開展對金槐生產環境、投入肥料和藥品、生產過程的治理,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農藥肥料,通過協會加強對農民的服務指導,按綠色食品標準實行標準化生產,現已成為全州金槐種植和加工的龍頭企業。
紅軍長征三過全州,因缺醫少藥,曾經向當地百姓大量采購金槐粉,作為消炎外用藥,當地百姓也以金槐煮茶招待紅軍將士,故全州金槐茶也被稱為“紅軍茶”。
飲茶養生乃中華傳統,茶療起源于唐朝,上至皇朝下至百姓,無不借助“茶療”這一最中國的養生方式來強身健體,很多延年益壽的茶療茶方至今仍被廣泛運用。
|